彷佛是不约而同,各大车企都把新型固态电池的
在近期召开的奇瑞汽车2025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宣布已经实现了固态电池全产业链技术的突破,并向外界展示了其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
奇瑞方面表示这款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如果现有车型改用这款电池模组,续航里程将直接来到1200—1300公里。按照规划,该电池将在2027年将启动首批装车验证。
无独有偶,比亚迪在固态电池技术上也实现了突破。
今年7月,比亚迪重庆璧山基地已经下线了首款能量密度为400Wh/kg全固态电池。根据比亚迪的规划,到2027年,首批搭载固态电池的高端轿跑(如仰望U9)将开启千台级示范运营,总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同样,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也在较早之前对外宣布将在2027年小范围试产全固态电池。
全固态电池被业内称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赛道,通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不仅仅可以实现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最核心的就是能够彻底解决液态电池的热失控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续航翻一番,没有起火风险。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技术优势,各大车企早就开始了固态电池的研发,比亚迪 奇瑞 长安等车企都在这一领域开启了研发。
91che认为,近期各头部企业纷纷高调展示固态电池技术成果,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千公里续航”时代正加速到来。
大众集团前CEO赫伯特·迪斯曾表示:“固态电池将是电动汽车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原因很简单,通过电解质形态的改变,固态电池出现后将为电池性能带来质的飞跃。总结起来,固态电池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安全方面出现革命性提升、能量密度大幅增加和循环使用寿命也将显著延长。可以说,每一点都直接触及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痛点”。
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锂电池电解质存在易燃易爆的风险,全固态电池出现后将彻底解决电池自燃的风险。丰田公司曾经做过固态电池的针刺试验,在反复针刺的试验中其固态电池样品未出现起火现象,这也意味着安全性将大幅提升。
固态电池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在今年10月的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的实验上显示,100kg固态电池组可以实现1000km续航,这也意味着搭载这类电池的新能源车续航
例如特斯拉Model Y的82kWh LG三元锂电池组重465kg,续航不过751km,在固态电池时代,100kg固态电池就能带来1000公里的续航。从此,“续航焦虑”将从此被抛到爪哇国,当然这也很可能意味着燃油车时代的彻底终结。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新能源车型将不再受困于现在的电池包外部加压装置,由于固态电池不再受限于固定形态,这将为电池包的结构设计带来空前自由度。这也意味着未来新能源车型的整车布局将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
固态电池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承受更多次的充放电循环。
根据QuantumScape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固态电池在8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远超传统电池。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的核心竞争赛道。
此次几大车企密集宣布固态电池的技术成果并给出时间表都再次证明,动力电池的技术部分的攻坚已经接近完成,未来的商业化将成为最大的看点。
随着动力电池革命来到爆发的前夜,未来的汽车产业的看点将充满想象。随着整车重量的显著降低,这一变化将带动轮胎、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相关零部件与技术迎来全面升级。同时,整车布局空间等优势在进一步释放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形态也将充满想象空间。
同时对产业发展而言,固态电池不仅仅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液态电解液,传导率更高,锂离子在电池内部的传输速度更快,从而进一步缩短了充电时间。
未来,十分钟能补能800公里的梦想将实现,这在某种场景下甚至比燃油车的加油速度还要快。在解决了续航问题和补能时间问题后,新能源汽车未来将对目前低迷的燃油车市场将带来致命一击。更深远的是,固态电池技术将向储能、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延伸,催生万亿级新兴市场。
在此之前的多位行业观察人士都曾经表示,真正的车规级固态电池上车时间,2026-2027年或将是关键节点,如今随着奇瑞、比亚迪等纷纷公布时间表,显然这一时刻正加速到来。
随着固态电池的高速发展,现有的产业格局甚至市场格局都将面临“洗牌”。这其中挑战最大的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龙头,长久以来一众车企包括全球电池企业都视固态电池为逆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大传统动力电池巨头的机会。
但事实上,宁德时代也早就开启了相关研究。较早之前宁德时代宣称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一直在持续投入,未来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批量生产。
相对于丰田、三星等一直叫嚷着要2025年量产固态电池的说法,宁德时代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态度则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态度。在最近一次关于固态电池的发言中,曾毓群曾经对媒体表示:“目前看,固态电池科学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固态电池量产仍然面临着材料体系、工艺难度以及供应链成熟等挑战。”
就在2024年的全球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还表示,目前固态电池的行业发展水平如果按照1到9算的话,行业还处于4的阶段。
作为当下的电池行业霸主,显然在商业化上曾毓群更有发言权,但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宁德时代的口风也一直在变。
另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宁德时代要上马固态电池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产业链重构。 作为现在的“电池霸主”,如果宁德时代要快速上马固态电池,现有的生产线、技术积累、客户关系都要面临着一次大规模的重组。对宁德时代来说,推动“大象转身”并非易事。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