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暴跌市值蒸发超300亿,即将发布的i6会是理想的救命稻草吗?

91che袁创2025-09-10 19:58:37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曾经的销冠今年开始销量持续暴跌。这让去年还稳坐新能源头把交椅的理想显得措手不及,而新能源市场的“城头变幻大王旗”也再次揭示出当前赛道的竞争残酷性。

6月,理想交付量36279辆,同比下降24%。7月,理想单月销量30731辆,同比暴跌39.74%,被零跑、问界、小鹏集体超越,而零跑以5.01万辆登顶新王。

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理想汽车交付量仅为28529台,同比再暴跌40.72%,创下今年最大跌幅。

理想i8

连续的销量暴跌,让曾经笑傲江湖的李想感受到了压力。因为热衷于公布销量榜单而遭到同行质疑的理想,近期也开始只公布交付量。

显然,理想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销量下滑的问题,纯电车型遭遇转型失败,基本盘“增程式”被领跑、鸿蒙智行等“偷家”。就像一个社会,经济是一切情绪的指挥棒,随着产品销量的下滑,一系列问题又开始重新摆上了李想的桌面。

基本盘被“偷家”

理想的成功始于增程式,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显著特点,以及打造“移动的家”的概念变成了中产家庭的标配。

2024年,理想以全年超过50万辆的销量领跑销量榜单。全年更是实现1445亿的收入。

进入2025年,当理想意气风发的向全年销售64万辆的目标发起冲击,却突然发现市场开始变得陌生了。

零跑C11以区区15万的价格就复刻了理想“移动的”。事实上,零跑的爆发早有预兆,2024年就已经卖到了29.4万辆实现了103%的增长,问界M7更换新版后,更是将后排彩电升级至8K,鸿蒙座舱的体验也更为流畅。

零跑C11

这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参照物,消费者突然发现,花一半的钱就可以实现这些配置,那么为什么还要花更高的价钱呢?

毫无疑问,当用户开始普遍认同类似观点后,市场气氛瞬间被改变了,理想赖以成名绝技成了脆弱的阿克琉斯之踵,更不幸的是,它还被击中了。

事实上,在当前的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面临这样的境况,当一款产品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同类产品的大规模增长,以及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配置。

内卷式竞争让这个市场上的每个玩家都深恶痛绝又乐在其中,在这个时候如果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就可以应对大多数市场考验,只不过,对于理想来说,冰箱彩电大沙发及拉长的空间,完全够不上护城河的标准,竞对们很快就能复刻并做得更为极致。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增程式汽车的销量增长也受到考验。

2025年,增程车辆明显呈现出降温趋势,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增程式车辆累计销量同比增幅仅12.1%,远低于纯电的35.2%和插混的25.2%。这对于凭借增程式打天下的理想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妙的势头,若不能正视以及拿出应对之策,市场的崩塌也许就在不远处。

纯电转型受挫

长久以来,大家都认为增程式只是过渡技术,理想也完全知道到这一点。

今年7月,理想首款纯电SUV产品理想i8上市,作为理想纯电转型的重要节点产品,i8的科技属性拉满:双电机四驱系统,400kW总功率,4.5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双腔空悬+CDC减振器,5C超快充技术,10分钟补能500公里。

然而,这些不输于任何竞品的技术指标并没有带来市场的爆发,反而因为一段和乘龙重卡的撞击试验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直接导致路人缘大跌。在乘龙重卡对撞事件上,理想被指过度和拉踩营销虽然该事件最终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暂时告一段落,理想I8的市场观感显然受到了很大影响。

理想i8碰撞试验

凭心而论,说理想i8拉踩对手似乎有些冤枉,因为理想没有拉踩一家重卡产品的动机,只是在汹涌的舆论面前,理想完全没有下嘴辩解的空间,也只能用更长的时间来消化这首小插曲带来的影响。但是,市场会等你吗?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次舆论事件,i8的32万元定价和竞品相比,竞争力也很弱,要知道蔚来的乐道L90的BaaS方案甚至将价格下拉到了20万以下。

如此的竞争差距,如果没有大的价格调整,i8的市场前景极有可能重蹈MEGA的覆辙。

i8也暴露出理想过于依赖增程式车型打天下,而纯电车型转型过晚的现实,对市场的变化出现了明显的延迟判断。

无独有偶,理想首款纯电产品MEGA上市时也遭遇过类似舆论风波,在那场旷日持久的全民大讨论里,MEGA遭遇了巨大非议,直到今日才有缓过来的迹象。

目前,理想MEGA的月交付正式突破3000台,连续两月达成50万以上MPV、5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双冠军。

有人说MEGA已经走出了市场阴霾,但事实上,作为50万元以上的旗舰车型,这个小众市场能够给理想带来的销量及营收贡献其实非常有限。

随着销量下滑,带来的必然是陡增的财务压力。

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总营收为302亿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0.4%;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5亿元,同比下滑2.3%。

与此同时,和年初相比,理想股价跌32%,市值已经蒸发超300亿。

压力之下,理想亦作出了多种降本增效的调整,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30亿元下降7.2%,销售、总务及行政开支为27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28亿元下降3.5%。

财务压力下降本增效本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研发费用也出现了同步下调。在一个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研发费用的持续下降对理想来说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如此背景之下,即将在9月上市的理想i6会不会成为那根“救命稻草”呢?

就在近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理想在纯电赛道“保五争三”目标,他希望理想i8的目标是6000辆/月,理想i6的目标是9000~10000辆。显然,李想对目前的转型态势的市场表现还能够接受,只是未来如何,理想依然任重道远。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