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罚单,让特斯拉和马斯克再陷争议,也再次给国内的智能驾驶品牌们敲响警钟。
近日,因一起致命车祸,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作出裁决,判特斯拉赔偿2.43亿美元。这让刚刚在懂车帝的智驾测试中大出风头的马斯克瞬间不淡定了,他坚称要对佛州陪审团的裁决提起上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笔天价罚单里,其中两亿是作为惩罚性赔偿,这被外界普遍认为传递出了司法对科技伦理的强硬态度。而这,也再次警示了所有人,要如何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责任的边界。
事实上,这起致命车祸事件发生于2019年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事故造成一名18岁的年轻人当场殒命,另有一名乘客受重伤。事故发生后,家属将特斯拉告上法庭。认为特斯拉公司在这起事故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属对特斯拉的指控集中在两点,一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这一词汇存在严重的暗示意味,特斯拉未在显要位置告知系统风险和局限性。二是特斯拉在宣传上存在严重误导。
而特斯拉辩方律师则认为事故的主因是驾驶员的超速行为造成,通过数据显示表示,事故路段限速40公里,而当时这辆Model S型轿车的时速接近190公里。系统数据还显示,在事故发生的瞬间驾驶员的脚是一直在踩加速踏板。特斯拉据此认为,这个动作能够忽略掉辅助驾驶系统发出的刹车指令,进而造成辅助系统得到错误的加速指令。
最终经过长达四年的漫长诉讼期,佛罗里达州陪审团作出了裁决,事故主因是驾驶员操作不当,但特斯拉也难逃其咎,需承担33%的责任,并作出了2.43亿美元的赔偿数额,其中2亿美元是作为惩罚性赔偿,显然这里面司法惩戒的意味很浓,矛头直指特斯拉的误导性宣传。
面对结果,特斯拉当然不服,并准备上诉。这一案件对全球汽车市场都形成了震动,促使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汽车的智能驾驶。这也给国内汽车行业也带来巨大警示,当前汽车对智能驾驶的宣传五花八门,各种含糊其辞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高速自动导航”,等高科技名词是否需要规范,广告片里出现的驾驶员松开方向盘的操作是否属于误导性宣传等等,都需要引起反思。
而一个有趣的插曲是,在近期的一项由国内某汽车媒体操作的针对汽车智能驾驶全场景的测试评测中,36款车型累计完成了183次测试,但仅有44次测试被评为“通过”,整体通过率仅为24%。这其中测试结果显示,2023款特斯拉Model3后轮驱动版与ModelX双电机全轮驱动版均以100%通过率位列榜首,成为唯一通过全部测试的车型。
由于在美国政坛上的失势,马斯克或许早就预感到判罚结果可能会出现不利,马斯克显然不能让特斯拉口碑因为这次重罚在全球遭遇毁灭性打击,此时国内的这次测试成绩单就像一棵“救命稻草”,给了马斯克有力的反击武器,这也就难怪马斯克会迫不及待的转发国内的测试结果。
但如今的这张罚单就像一记狠狠的耳光,扇在这份测试成绩单上,这也再次引发公众对这次测试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质疑。
而重新回看这件案件,特斯拉遭遇的这场官司足以给国内的汽车厂商带来巨大警示,要知道有些车企的一年的利润恐怕还不到2.43亿美元。
特斯拉败诉的一个核心关键点是被指控其在宣传上存在误导性,在明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全自动驾驶,有局限性车主可能会误理解的情况下,仍然使用了“Autopilot”这一带有强烈暗示性语言的词汇,美国检方认为特斯拉应该设置更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防止客户滥用。而马斯克在公众视频上的各种暗示智能辅助驾驶的暗示也一并都成为了“呈堂证供”。
这些都应该引起国内车企的反思。
在智驾宣传中,国内车企也提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伪概念”。消费者一时间根本无法分辨,“准L3”“L2.9”等表述频繁出现,实际上是规避官方分级标准的营销手段。
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也呼吁智能驾驶的过度营销现象急需降温,在朱西产看来,辅助驾驶领域的过度营销问题,确实需要降降温。
朱西产表示,“试想一下,在中文语境之下,‘智能驾驶’更牛,还是‘自动驾驶’更牛?‘智能驾驶’这个词似乎都已经超越了L3级别有条件的自动驾驶的能力了,存在误导。规范辅助驾驶营销术语,避免不良的示范效果,才是正道。”
今年六月,国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公示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项目,旨在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也就是L2级辅助驾驶方面的安全。
标准规定了组合驾驶辅助系统(L2级)的通用技术要求,涵盖运动控制能力、驾驶员状态监测、驾驶员干预、系统边界及响应、系统探测能力、系统安全性要求、功能安全等方面,并规定了相应的审核要求和典型工况的试验方法。
目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如何制定人工智能产品的安全标准、如何测试评价人工智能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国内监管层还需要创新。
如今,汽车智能化竞赛已经进入下半场,无论如何,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离开安全,任何辅助驾驶系统的好坏都不值一提,而在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做到安全,遵循基本的安全底线,无疑是所有车企的责任,而至于我们何时也能启动相关赔偿机制,相信也是所有车主的共同期待。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