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美元的教训!海外再造一个“宁德时代”却屡遭黑手,中国制造出海为何如此之难

91che袁创2025-11-04 15:38:51

当国轩高科 24 亿美元的美国密歇根工厂项目最终定格在违约追偿的结局时,整个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都感受到了全球化博弈的冰冷寒意。

密歇根州的土地上,曾经规划的 40GWh 产能、2350 个高薪岗位,如今只剩下 2360 万美元的补贴追偿单和被冻结的 270 英亩土地,这场历时三年的跨国合作,最终在国家安全的政治叙事中黯然落幕。

在当下这个关口,中国企业去欧美做生意,国轩高科的遭遇必定不会是孤例。

不出海是等死,乱出海是找死

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中资电池企业排除在补贴之外,到欣旺达在欧洲遭遇 LG 新能源的专利诉讼败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出海之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阻力。

然而,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最两难的是,尽管出海之路荆棘密布,但出海依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事关发展的必答题。

当欧美品牌的电车越来越多烙上“中国制造”的动力电池印记时,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已经跨海西行,规划产能超400GWh,相当于在海外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2024 年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海外投资已达 160 亿美元,首次超越国内投资规模,其中动力电池占比高达 74%。国内市场的饱和度提升、产能过剩压力,让海外市场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唯一蓝海。

所以,在这种两难背后,是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向全球竞争力转型的必经阵痛。国轩高科的折戟,暴露的不仅是地缘政治的风险,更是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对政策预判、法律合规的准备不足。

因噎废食绝不可取,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每年 20% 以上的增速扩张,动力电池作为核心赛道,中国企业占据全球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产业优势绝不是自己在家闭门造车就能鹏程万里的。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有押韵。

当年中国家电、手机产业出海,也遭遇过反倾销、技术封锁,但最终都靠韧性和创新站稳了脚跟。今天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

任何一家有抱负的企业,其归宿必然是全球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已然过剩,价格战硝烟弥漫。而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在爬坡,欧洲、北美乃至东南亚,都是一片广阔的蓝海。SNE Research的数据冰冷而真实:全球装机量前十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但这六家巨头的未来,已与“海外”二字深度绑定。

宁德时代们若想避免重蹈某些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覆辙,就必须去大众、宝马的家门口建厂,实现从供应商到本地伙伴的身份蜕变。

硬投资更要软落地

不出海,意味着可能错失整个时代,将全球市场拱手让人;盲目出海,又可能深陷政治泥潭,导致巨额投资血本无归。 我们既不能因国轩高科一城的失利全面收缩,也不能无视前车之鉴蒙眼狂奔。

国轩高科在美折戟,绝非简单的商业投资失败,而是一场夹杂着“环境争议、政治操弄和社区撕裂”的复合型战争。

国轩高科

在美国密歇根,反对者打出的“不要国轩高科”(No Gotion)标语,其底层逻辑是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焦虑和对中国制造的警惕。

从州政府的热情拥抱,到镇政府的决绝反对,国轩高科遭遇的是显然不是一场公平的市场竞争,它清晰地表明: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面对的已不仅是商业对手,还有复杂难测的民意的和政治的暗流。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而是一个更具弹性和广阔视野的网络布局。国轩高科在美遇挫的同时,其在摩洛哥、斯洛伐克等政策友好型地区依然收获颇丰,成功构建起了多元化的海外生产网络。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产业链集群出海的力量,而非过去所信奉的单兵突进。

中国动力电池最强大的优势,在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如今,天赐材料、容百科技等上游材料企业也已开始海外布局。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电池企业的出海,应努力推动形成“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的联合舰队模式。

成群结队出海,不仅能降低个体风险,更能将中国成熟的产业链生态复制出去,形成强大的系统竞争力,让当地无法轻易割舍。

总之,我们的企业出海,一定要让硬投资能够软落地,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其解决之道,不在于退缩,而在于更智慧、更坚韧地前行。

它要求我们的企业不仅要有征服市场的硬实力,更要有洞察人性、化解分歧的软智慧。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它们也国家层面的必要帮助,通过 WTO 等国际平台,对歧视性贸易政策进行申诉,为企业搭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制造业的全球化从来不是坦途,唯有以勇气扛住压力,以谋略规避风险,才能在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中站稳脚跟。

祝福国轩高科们,出海好运!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