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车治糖尿病到八个月销量不超过3000台,创维汽车,你还好吗?

91che袁创2025-11-05 18:02:28

同为跨界造车的代表,当小米汽车月销量来到40000台时,创维汽车近来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在价格战的赛道上,车企们拼得“你死我活”,产业拉开了下半场的智能竞争序幕的时候,创维汽车在市场上的声量却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很多人对于创维汽车的印象还停留在创始人黄宏生的“养生汽车”的宣传上。

创维汽车销量

翻开销量榜,今年4月257台、5月585台.......1到8月份累计销量2947台,这样的销量已经不仅仅是用“惨淡”来形容了。或许是因为销量过于寡淡,与其他车企们各种市场宣传满天飞不同,创维汽车在市场上近来的声音也愈发变得小了,存在感就像晨曦中的薄雾,说散就要散。

创维汽车,你还好吗?

曲线跨界造车

创维作为家电巨头,其实早早就在新能源赛道展开了布局,在小米的雷军宣布“赌上未来的声誉”宣布造车的相隔不到一个月,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也宣布了造车宣言,并将“造车”当成了自己的“二次创业”。

一开始,黄宏生并没有直接打出“创维”品牌,而是通过并购重组,先行进入了商用车市场。

2011年,黄宏生掌控的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南京金龙客车,以此获得了至关重要的造车资质和生产基地。这一步,为后来的乘用车之梦埋下了伏笔,也让团队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于相对“低调”的商用车领域积累下了宝贵的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和整车制造经验。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2019年,开沃集团成立了“天美汽车”(Skywell),并于2020年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乘用车——天美ET5。这款车可以看作是创维汽车真正的“前身”,它首次将“健康睡眠”作为核心卖点,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差异化赛道。

天美汽车

可能是瞄准的赛道过于狭窄,“天美”品牌在市场上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

于是,在2021年,一场关键的品牌切换开始上演:“天美汽车”全面更名为“创维汽车”。这意味着,蛰伏在商用车领域多年的造车经验,终于与拥有巨大国民知名度的“创维”品牌有了首次正面结合。

为此,创始人黄宏生亲自站台,将造车定义为“毕生第二次最想干的事”,并提出了“生命健康”的造车理念,甚至声称要在车上实现“深度睡眠”,将家电领域对“家”和“健康”的理解移植到汽车空间。

自此,创维汽车正式以我们如今所知的品牌身份,开启了在乘用车市场的征战,先后推出了创维EV6、HT-i等车型,试图通过“家电渠道协同”、“健康科技”和“性价比”等组合拳,在早已杀成红海的新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

事实上,创维汽车并非是很多人印象里“造电视机”的,整体上看,创维汽车采用了一条“先商后乘、品牌切换、生态嫁接”的路子,同样经历了技术铺垫、品牌试错最终亮出底牌的曲线跨界造车的历程。

自诞生之日起,创维汽车就带着浓厚的跨界色彩和独特的“家电思维”。如今,数年过去,当新势力“蔚小理”们已经有实力与传统巨头比亚迪、吉利等激烈厮杀时,创维汽车却已经不仅仅是游离在主流视野的边缘的问题了,而是很多人已经开始质疑:创维汽车还能活多久?

问题不仅出在品牌认知上

创维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从“家电品牌”到“汽车品牌”的品牌认知问题,在消费者心中,“创维=电视”的认知过于根深蒂固。这种认知在为初期带来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任壁垒。

“一个造电视的,能造好车吗?”——这是大多数潜在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所以创维就需要花费数倍于“蔚小理”的营销成本,去讲述一个全新的品牌故事,建立“科技、安全、可靠”的汽车品牌形象,而非简单地延伸家电品牌的亲和力。

或许是早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黄宏生最开始只是使用了天美这一全新品牌,但最终还是没有经住品牌积淀的强大诱惑重新换回了创维品牌。

创维汽车

或许是太想打破品牌认知的壁垒,创维汽车在宣发上一上来就采取了独辟蹊径的做法,而最为人广为人知的就是创始人黄宏生在北京车展上的一段论调,声称“创业者的寿命平均会缩短10岁,但用了创维汽车后,将会延长30岁”、“开创维汽车,寿命延长30年,让每位车主享百岁人生”、“自从开了电动车,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毛病都好了。”

这些明显违背常理缺乏科学依据的言论一出,瞬间造成了恶劣的市场观感。很多人就此声称创维汽车不像是踏实造车的,更像一家靠浮夸宣传“忽悠人”的公司,这和人们对汽车制造业严谨、精密的印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虽然公关团队事后紧急下场救火,但收效甚微。

以魔幻开局入场的创维汽车,此刻可能也有了隐隐的担忧——今天就这样了,往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啊。

但制造业毕竟是靠产品说话,如果产品力有过人之处,品牌形象也会随之改变,但创维汽车的问题恰恰是出在产品力上,这也是外界认为它销量惨淡的核心原因,而不是单单的品牌认知和宣传尺度问题。

创维汽车

目前,创维品牌在售的乘用车只有创维HT-i、创维EV6两款,分别定位中型插混SUV、中型纯电SUV,对应的指导价是12.58万起、13.39万起。

产品价格就不说了,现在有大把的同价位产品在售卖,不少还卖得非常好。问题就在于,创维的车真的是找不到卖点,和同价位竞品相比,全系缺失高阶智驾功能,电池还用的是相对冷门的巨湾技研电芯品牌。

创维c-ncap

而且在中汽研C-NCAP的碰撞测评中,创维EV6 520智能版仅获得一星评分,据称创下了中汽研历史评测车型中的评分新低。

安全是汽车产品的底线,由此一来,就更对品牌造成了致命创伤。产品没卖点可以通过改款优化,安全可以通过技术攻关解决,品牌形象亦可以通过新的营销策划改变。只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经历了一系列挫折的创维,还有没有信心继续走下去,毕竟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早已不是造车之初那般野蛮生长的模样了。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