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一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哪吒汽车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其未来命运也陷在深深的迷雾之中。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风光无限。
然而,此后其命运急转直下:2023年销量骤降至12.75万辆,2024年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仅110辆,近乎归零。
雪崩般的销量下滑背后,是财务状况的全面崩溃。
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合众新能源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2021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9.91亿元,2022年为-54.08亿元,2023年为-43.54亿元。
债务危机如影随形,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公开被执行总金额达1.44亿元,供应商欠款纠纷不断。2024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的IPO申请,也因资本市场对其盈利能力的持续质疑而停滞不前。
哪吒汽车的困境,正是一部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典型缩影。早期凭借“性价比”策略快速抢占市场,却未能及时构筑技术护城河,缺乏品牌溢价能力。当补贴退坡、市场竞争白热化,这类企业便迅速陷入失血困境,曾经的辉煌转瞬即逝,哪吒汽车的坠落,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哪吒汽车如今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洗牌加速。
威马汽车、高合汽车等新势力品牌已相继倒下,众多实力较弱的车企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举步维艰。
哪吒汽车的溃败,是战略失误与行业剧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早期依赖B端市场的低价策略,虽助其快速起量,却埋下隐患。二手车残值率从2023年的65%暴跌至32%,口碑崩塌后,2023年仓促转向中高端市场,推出的哪吒S、哪吒GT因技术落后、定价失当,年销量不足2.5万辆,反而导致原有低价市场份额被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竞品迅速抢占。
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让哪吒汽车在技术竞争中彻底掉队。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仅8.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资本运作的失控与治理混乱,更是压垮哪吒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年间超228亿元融资未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激进扩张耗尽资金。2024年E轮融资因需先化解30亿元债务而搁浅,在账面资金不足5亿元的困境下,加之管理层的战略反复摇摆,最终在市场浪潮中失去生机。
哪吒汽车的陨落,如同一记警钟,震碎了新能源赛道“低价狂飙”的幻象,也撕开了行业生存的底层逻辑——技术壁垒、现金流安全与生态协同,已成为车企穿越周期的“三道护城河”。
哪吒汽车的致命伤,在于其技术路线的“中间态困境”:既未如理想汽车以增程式技术突破里程焦虑,打造“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差异化场景;也未像蔚来通过换电模式重构补能生态,建立用户粘性,而又因其产品同质化严重,最终陷入“低端拼不过五菱、高端打不赢蔚小理”的生死夹缝之中。
反观行业标杆,特斯拉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比亚迪的全产业链优势将成本压缩,华为ADS 3.0高阶智驾系统以“端到端”架构形成技术代差。这些企业用技术壁垒筑起“护城河”,让后来者难以跨越——当哪吒还在用“性价比”吸引价格敏感用户时,头部车企已通过技术溢价收割高端市场,形成“技术垄断-利润反哺-技术迭代”的正向循环。
合众新能源连续三年经营现金流为负,暴露出新能源车企的“资本依赖症”。
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0亿元,2024年现金流净额仍为-43.54亿元,其商业模式本质是“用投资人的钱烧市场”。然而,当资本市场对新能源赛道降温,融资难度陡增时,哪吒汽车便陷入“销量增长-亏损扩大-融资受阻”的死亡螺旋。
哪吒汽车的崩塌,暴露出某些新能源车企“单点突破”的脆弱性。用户服务依赖经销商网络,品牌传播依赖种草广告,导致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例如,2025年出,哪吒汽车的App断网事件,就暴露出其技术团队的应急能力不足。
哪吒汽车的破产审查,这场悲剧早已超越了一家企业的命运沉浮,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政策红利期”向“市场深水区”转型的标志性注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行业狂飙突进时的泡沫与隐忧,也映照出下一阶段竞争的核心法则——当政策补贴的潮水退去,裸泳者终将搁浅,唯有技术深耕者与用户共情者,方能穿越周期,驶向星辰大海。
哪吒汽车的谢幕,恰似一声行业警报,它撕开了“智能化深水区”竞争的残酷法则:唯有将技术自主权与用户情感价值编织成“双螺旋”,方能在未来的赛道上突围。
当行业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车企必须在芯片、算法、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领域建立自主权;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用户体验已从“功能满足”升级为“情感共鸣”。车企需像奢侈品品牌一样经营用户关系,将“用户生命周期价值”(CLV)纳入核心考核指标。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20年前,中国手机行业从“山寨机泛滥”到“华为、小米崛起”的转型中,倒下的企业多因“重营销、轻研发、无生态”。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同样的阵痛。哪吒汽车的现状,或许正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人礼”,唯有那些对技术保持敬畏、对用户倾注真诚的创新者,方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入“下半场”,仅靠电池容量与续航里程的数字游戏,已无法打动消费者;在芯片算力、智能算法、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领域缺乏话语权的车企,终将被时代抛弃。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