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2025年11.11的第一波小高潮,来自京东一场正面对抗谣言的直播。豪掷100万现金的“比价悬赏令”,悬赏的不只是竞争对手戴着“伪补贴”假面的项上人头、不只是联合品牌反馈给消费者的最高优惠,还是一场对抗谣言的价格革命。
今年的11.11在十一假期过后就已大幕初启,作为每年和618并肩的电商大节,11.11今年的处境却远没有618来的从容。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618有“国补傍身”,扎扎实实的真金白银砸在价签上,是没有各种花样与玩法的,所见即所得的价格优惠。而如今到了11.11,国补热已经过去,如何最快承接住用户热度成为了各电商平台的头等大事。
10月30日下午1点,“京东家电家居采销比价值班间”正式开播,不仅有京东采销负责人亲自坐镇,接受消费者的连麦比价,更抛出100万现金“比价悬赏令”:凡发现京东自营家电价格高于竞品平台,用户可获万元奖励。

这场活动,京东不仅联手品牌伙伴为消费者送出了毫无套路的降价福利,同时还送上了品牌排队比价这一史无前例的名场面。而这场直播也成为了京东撬动11.11大促规则重构的支点,将持续十年的价格战推向了透明化、全民化的新维度。
不得不承认,现如今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愈发难下,谨慎的背后是对平台、品牌和商品口碑、性价比等的多种考量。同时,近几年11.11频繁陷入“先涨后降”的套路争议,消费者们的精打细算到最后竟是被平台精于算计,这种信任的崩塌导致消费者对于11.11的热度逐渐削减。
一面是11.11本身如此重压的信任危机;一面是如何整合手中的商家资源,在不挤压中小商家利益的同时,大牌也能带来最大幅度的优惠,京东索性大胆走出了“豁出去”的一步,选择了最直接的回应方式——直接将电商最核心私密的比价过程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洗衣机采销负责人“猛哥”手持计算器与竞品页面进行实时比对,空调采销主管直接连线用户核实价格差异,整场直播没有花哨的营销话术,全是“报型号、查价格、算差价”的硬核流程。

如此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观看直播的友商们应该手心冒汗了。但很明显,京东还嫌强度不够大,凭借自己价格体系的硬实力,用透明化对抗不确定性,还在不断将这种“不顾友商死活”的比价热浪一再推高。
数据显示,直播首日吸引了超600万人在线围观,连续霸榜京东直播热度TOP 1,申请连线过程中一度出现用户数量过多导致网络堵塞,直播甚至被迫暂停了10分钟,然而重新开播后在线人数仍出现了逆势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用户参与热情远超预期,而京东的百万悬赏令承诺也绝非噱头。有网友发现某热水器京东价高0.02元,凭此线索直接斩获1万元奖励;某破壁机7毛钱的价差,也同样触发奖励机制。京东这波肉身开团,让“两分钱换一万”故事在社交平台迅速刷屏,也让“比价悬赏令”从营销策划变为了全民狂欢。
“比价悬赏令”这波创造性的营销,直接让京东在今年11.11的初期成为话题的中心和消费者着重关注的热点。
过去十年,11.11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一直呈现两极,大促的价格竞争始终笼罩在“套路”阴影的中。先涨价后降价的“假折扣”、限量抢购的“伪低价”、复杂满减的“计算游戏”,让消费者逐渐陷入信任疲劳。
京东此次推出的“比价悬赏令”,将11.11的促销方式从暗战转向明牌,撕开了以往伪低价的同时,彻底打破了行业潜规则。
京东的这场直播,建立起了11.11史无前例的“全民监督价格机制”,将商品定价的监督权完全交给用户,只要发现自营家电价格高于其他平台品牌旗舰店、品牌直播间,即可申请连线领赏。
这一“反向悬赏”机制形成了三重约束:对平台而言,100万奖金池相当于给价格体系买了“意外险”;对商家而言,无需担心竞品恶意低价搅局;对消费者而言,从价格接受者变为监督者。截至10月31日24时,京东共收到2.3万条比价线索,核实有效线索176条,发放奖励176万元,远超初始承诺的100万额度。
同时,拿下悬赏成功提供线索的消费者,恰恰也是京东“即时响应调价机制”的关键一环。直播中形成的“线索核实—奖励发放—现场调价”的闭环体系,颠覆了传统大促的价格调整模式。
例如某品牌百吋电视在直播中被发现京东比竞品贵3600元,采销团队当即宣布降至9999元,比原定价直降2000元;某床垫在核实比竞品百亿补贴价高57元后,不仅调价至1572元,还追加5折限量抢购。这种“零延迟”调价,让价格竞争从静态比拼变为动态博弈,所带给消费者的冲击和荷尔蒙的刺激也是实施到位的,消费者的“激情下单”往往就在这一瞬间。
当然,除了直接给予消费者最真实的优惠,京东这波“百万比价悬赏令”毫无疑问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京东的比价行动直接倒逼对手做出应对,那些心虚玩套路的“伪低价”开始出现应激反应。
有网友发现,部分平台在直播期间悄然修改商品详情页名称,将“XX型号洗衣机”改为“XX升级款洗衣机”,规避直接比价。这恰恰印证了京东比价机制的杀伤力,当无法在价格差异面前正面抗衡时,京东的直接竞争者们选择了逃避。
毫不避讳地说,在这场直播中,京东、品牌和消费者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自然而然的达成了“统一战线”,京东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了从“流量互动”到“价值共创”的转型。电商行业的流量红利消退后,如何维系用户粘性成为平台核心命题,京东通过比价直播,实现了用户关系的深层变革。

传统大促中,用户始终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位置,而“比价悬赏令”则构建了全新的消费者与价钱之间的互动场景。数据显示,京东这场直播期间,用户平均停留时长达28分钟,是普通电商直播的3.5倍;有12%的观众参与了至少一次比价查询,其中30%的用户在比价后完成下单。
“当用户发现自己能影响价格,甚至获得奖励时,购物行为就从单纯消费变成了价值创造。”京东家电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参与感,成为了京东重新激活消费者购物欲望的新手段。
同时,京东、品牌和消费者在比价直播中之所以自然而然的站在一边,是因为其本质是信任重建。京东用真金白银证明低价的承诺,在直播当天,家电家居的一个采销就发了600万京豆(约合6万元),“600万京豆哥”的美名自此传开。
品牌方面,芝华仕更联合京东设立500万元“价格保障基金”,承诺大促期间全网最优价。美的、芝华仕、海尔等品牌负责人的空降站台,与京东采销共同接听用户连线,现场给出专属折扣;芝华仕总经理不仅推荐爆款,更宣布设立价格保障基金,海尔品牌负责人更是以接力的姿态不间断常驻直播间。
头部品牌之所以愿意为京东如此密集的抛头露面,本质是对京东供应链能力的认可。因为京东的规模采购和物流优势,能帮助品牌降低成本,这是京东敢于做出低价承诺的底气所在,这意味着京东与品牌之间,已经从“博弈关系”进化到“共生联盟”的新型合作生态。
最后比价过程中产生的戏剧性案例,也成为天然的传播素材。“两分钱中万元大奖”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2.1亿;抖音平台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5亿次,不少用户自发分享比价技巧,形成“全民找差价”的社群氛围。这种自发传播带来的流量,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40%,为京东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流量优势。

低价承诺的背后,是供应链的极致优化。京东家电采销总监透露:“我们通过大数据预测销量,提前3个月与工厂锁定产能,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压缩至28天,成本降低15%。”这种效率提升,最终转化为消费者能感知的低价,京东通过倒逼供应链的效率实现了业态的升级。
有了大牌的珠玉在前,中小商家对于京东的信心也在增加。相较于其他平台的“自动跟价”功能对中小商家的挤压,京东的比价机制更具包容性。
某家居商家透露:“京东采销会根据我们的成本给出指导价,而不是强制降价。通过比价直播,我们的新品曝光量提升了3倍”。数据显示,大促前三天,京东中小家电商家成交额环比增长1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也就是说,京东在联手大牌的同时,也为中小商家的生存构建出了新空间。
京东的“比价悬赏令”,看似是应对谣言的应急之举,实则是对11.11大促逻辑的根本性重塑。它用透明化打破了价格套路,用参与感重构了用户关系,用共生联盟稳定了品牌生态。
在这场规则革命中,京东不仅回应了外界质疑,更为电商行业指明了方向:真正的低价,源于供应链的效率革命;持久的信任,来自对消费者的尊重。当双十一大促走过第十三个年头,京东的尝试或许能让这场全民消费盛宴,回归质价比的本质初心。
低价的本质是效率竞争,京东的案例证明,只有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才能实现“真低价”而非“伪补贴”,显然,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京东此举必将倒逼平台加大对供应链的投入,推动行业整体升级,从而彻底改写行业大促规则。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搜狗科技文化作者、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