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好怪兽就回去打酱油 是《长城》的两个目标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12-17 16:42

 中方演员的名单,是张艺谋和罗异花了一下午时间拟出来的,最后参演的,都是第一人选。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粉丝群。(剧组供图/图)

中方演员的名单,是张艺谋和罗异花了一下午时间拟出来的,最后参演的,都是第一人选。覆盖了各个年龄阶段的粉丝群。

马特·达蒙(右)和佩得罗·帕斯卡(左)在片中饰演雇佣兵。张艺谋说,和马特·达蒙的合作是“梦想成真”。(剧组供图/图)
马特·达蒙(右)和佩得罗·帕斯卡(左)在片中饰演雇佣兵。张艺谋说,和马特·达蒙的合作是“梦想成真”。

张艺谋做《长城》,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一个工业体系上的标准产品”。

然后借水行船,传递中国文化信息,影响更多全世界的年轻人。

“好莱坞大片加张艺谋和中国文化信息,这是一加一。”

电影《长城》和HBO剧集《权力的游戏》有着极为相似的渊源:当年,乔治·R·R·马丁站在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上,想象一个从南方过来的罗马士兵会是什么样子。这些想象,后来成了七国大陆和异鬼的故事。

《长城》最初的构想,来自美国传奇影业创始人托马斯·图尔。图尔有次来北京,飞过“从小就听说可以在月球上看到”的长城,十分震撼:“这么大的建筑,怎么只防御人呢?”他找编剧合作创作了《长城》剧本。

剧本交到张艺谋手上,已是第七稿。张艺谋是美方选定的导演。沟通初期,图尔有两个担心:张艺谋愿不愿意拍这种电影?张艺谋能不能拍这么大的电影?后一个问题,被传奇东方影业CEO罗异的回答化解:他执导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张艺谋愿意拍。尽管在“完成一个工业体系上的标准产品”之外,他还有点儿创造“中国英雄”、展示中国文化的“私心”。

第一次聊剧本,张艺谋提出的建议之一,是对中国式怪兽“饕餮”的设计。2016年12月9日,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张艺谋解释:因为关乎“长城”,关乎民族精神,所以“饕餮”要走现实主义路线,不能天马行空,要做得像大型食肉动物。

美方剧本充盈着关于中国的想象。张艺谋首期的任务之一,就是纠错:皇帝怎么说话的?皇帝周边的人怎么说话?中国英雄和西方英雄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张艺谋把控,做成的英雄可能就比较西化。”罗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西方式的英雄一般比较诙谐,喜欢边打边开玩笑,中国的英雄就比较严肃。”

中国化改造,还包括结尾大戏。剧本原本写着:五千人大军打五千怪兽——这很西方;张艺谋提出,要十万军队以上的大阵容才好看——这也很张艺谋。最终,最多的时候,电影同一场景里出现了三十一万多只怪兽。

《长城》最终耗资超过1.5亿美元(合人民币九亿多),这让成本回收压力巨大。“美国一些地区,比如中部的观众,可能连东方、中国都没听过,他们会不会为这部电影埋单,是一次很大的考验。”罗异说道。

张艺谋也颇感压力:“1.5亿美金以上的制作,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商业成功,一定会有第二次,还有同类题材的开发。如果失败了,我觉得他们就不做了,可能一放就好多年。或者继续做像《变形金刚》这类的电影,来点中国人打酱油就完了。”

《长城》是个试金石

南方周末:从《英雄》到《长城》,是否有种轮回感?《英雄》是迄今海外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长城》是好莱坞订制的“怪兽电影”。

张艺谋: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了。还有,《英雄》最后一个画面就是长城,这也许是一种暗合吧。

这种在电影院对年轻人产生影响的国产商业大片,从《英雄》后,我认为是空缺的,它几乎跟我们大国的地位是不匹配的,跟我们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匹配的。从商业影响来看,《卧虎藏龙》成就最大,可能接着就是《英雄》,接着《十面埋伏》算半部,非英语影片在全世界的成功大概就是这样。实际上是久违了。

南方周末:《长城》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的中美合拍片”,这个合作有哪些优势?是否有更理想的组合?

张艺谋:美国人的想法很直接,他们在商言商,开发这个故事,不是对着文化来的,是对着挣钱、对着商业来的。首先是预算决定了片子大小,这个片子是1.5亿美金以上的制作成本,每年大片达到这个量级的也就三五部,所以标准是他们定的,方方面面的资源都要利用好。

除了美国,全世界在这种类型的电影上都是缺席的。英国就007系列,更新速度还不那么快,好莱坞大片横扫和占领全球市场,这就说明他们这个工业体系的成功。

《长城》的合作,对好莱坞是第一次,在我们也是第一次。中国风的大片是不是能在全世界卖?谁都没做过。他们其实冒很大的险。

1.5亿美金以上的制作,不是开玩笑的,如果商业成功,一定有第二次,还有同类题材的开发。如果失败了,我觉得他们就不做了,可能一放就好多年。或者继续做像《变形金刚》这类的电影,来点中国人打酱油就完了。我估计这是一个试金石。

南方周末:美国英雄作为志愿者到异国参战的好莱坞电影有很多版本,比如《最后的武士》。你怎么看这类片子?

张艺谋:这是好莱坞的套路。英雄片、怪兽片,全球大片是一个工业流程上的工业产品,它要挣全世界的钱。我当然有我的看法,但它是客观存在而且行之有效的。

其实我很爱看这种打怪兽的电影,从过去的《大白鲨》到《侏罗纪公园》到《哥斯拉》,我都看。我喜欢这种有想象力的东西。

打怪兽的电影,从来就是英雄题材。我讲一个好莱坞标准产品的套路,四句话讲清楚——第一句,怪兽出现,第二句,威胁你的生命安全,第三句,英雄出现,第四句,胜利了。

你们那样滚床单是不行的

南方周末:你什么时候第一次拿到《长城》的剧本?

张艺谋:在《归来》之后了。那时我正准备下一部电影,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他们找到我。他们还很忐忑,觉得我可能看不上这个故事,因为我平常不拍这种影片,全世界很多导演对好莱坞这种爆米花大片不屑,觉得层次低,很幼稚。

南方周末:那你为什么愿意接手?

张艺谋:他们找我来做一个中国故事的开发,实际上我是看中了它的空间,也感觉到这个片子后面承载的某种意义,所以很愿意尝试。

我可以用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去讲这个故事,可以有我喜欢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你做你的套路,我完成你的套路,做一个标准产品,这是第一步。然后我也完成我想做的,用借水行船的方式,来传递我们的文化信息,影响更多全世界的年轻人。

中国大部分作品是自娱自乐,你市场再好,也只能是印度的宝莱坞。宝莱坞每年电影产量很高,观众人数很多,市场很大,但你知道多少印度电影呢?它对全世界影响如何呢?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市场,也许很快就第一市场了,你能让它自娱自乐吗?当然也没那么多伟大的抱负,只是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去尝试。

南方周末:你拿到的剧本与今天的电影有什么不同?你做了哪些调整?

张艺谋:剧本传奇影业开发了七年,转到我这里时基本成型了。本来马上要拍,我跟传奇讨论,能不能先别着急,先修改,你不能闹笑话。他们很尊重,就停下来重新调整,一推就推了一年。这花了很多钱,请了好多编剧,最后请了个大编剧,一个星期就得多少万美金(注:即马克思·布鲁克斯,《谍影重重》的编剧)。从他们具体方式上来看,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都还是很有敬意的。

我做的就是从中国人角度对故事重新润色。大方向不改,他们的标准产品还是要完成的。你改天换地,人家不干。我也想明白了,我们是给全世界拍电影,所以要因势利导,有点像打太极。都是野心,以我为主,肯定做不了,所以要在原来的故事上进行非常有限,但又充分的调整。

举个例子,原来故事里有非常套路的一个情节,美国英雄一定要跟我们这里的女孩滚床单。你看所有美国英雄电影全有这么一个爱情线。我说不行,这样的情节放在中国古代是有问题的,我一直跟他们谈文化的东西,后来他们同意了我的观点。

这是非常大的改动,几乎改了一种人物套路。我们后来把这两个人变成惺惺相惜,战士对战士的敬重、欣赏,英雄对英雄同仇敌忾,是所谓的战斗友谊。这很难,这是多少年来他们的套路,007不是每次都这样吗?

总体来说,这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但你得想明白,一定要完成这个工业体系上的标准产品。第一它是好莱坞大片,它要在商业上成功,这是它最基本的目标。我跟他们谈的也是这个,好莱坞大片加张艺谋和中国文化信息,这是一加一。

“何苦在这个地方强调这个呢?”

南方周末:在这样一部高度类型化的片子中,怎样传递中国文化信息?

张艺谋:我们其实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长城是什么?长城是中国精神的象征。所以我希望,这支部队里,中国人都是不怕死的。

这种保家卫国的情怀,也恰巧符合宋代家国情怀强烈的历史。这种精神写照是血肉长城,这是最重要的。

南方周末:《长城》宣传片提到,这次轮到“中国英雄拯救世界”。中国英雄拯救世界跟美国英雄拯救世界到底有什么不同?毕竟中国人的传统是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拯救世界。

张艺谋:区别大了。真实世界也不是美国英雄拯救的,是电影拍成这样的,观众接受了,被同化了。

凭什么美国英雄拯救世界?所有人都有可能拯救世界,但我们被好莱坞世界教育得多了,似乎有了认可。

我们让中国英雄出现,跟美国人一起拯救世界。在全世界——我说的不是在中国,不是自娱自乐的市场——这是第一次被看到,我觉得相当稀罕,这就是它的意义。

我们不是说真要去拯救世界,那犯不着,我们不多管闲事。真正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大家都互相尊重共同发展。但它是艺术,它是商业,它是故事,那就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南方周末:《权力的游戏》也有怪兽和长城,但它仍讲人与人的斗争。《长城》中,无影禁军里是没有冲突的。

张艺谋:为什么要发生内部冲突?不需要。每个电影方向不同,这是个打怪兽的电影。在长城上,我希望传递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情怀,窝里斗这样的情节显然就不要用了,何苦在这个地方强调这个呢?

还有一个原因,既然是第一部真正意义的中美合拍电影,可能让许多外国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干吗去做人和人的斗争和纠纷呢?我觉得可以选择,这就是我做的工作。

饕餮不能奇形怪状

南方周末:《长城》中的怪兽饕餮,来自中国传统神话,它是你想出来的吗?

张艺谋:不是,所以我还是很佩服美国人,因为饕餮是他们想出来的,居然开发了这样一个怪兽,而且在中国文化中还是有说法的。

南方周末:此前你了解饕餮吗?

张艺谋:饕餮我此前一点不熟悉,我估计能写出这两个字、能发音发准的人也不多。当然我们在文化上有接触,比如说今天晚餐很丰盛,是饕餮盛宴,说美食家,我们叫老饕,但也仅限于这些常识性的东西。

为拍《长城》,我开始研究。其实饕餮过去是中国人的图腾,龙生九子,它是第五子。最有趣的,它在中国文化中是个贪吃的形象,它代表了贪婪。我跟美国人说,这个非常好,源于贪婪,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点,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怪兽,有些寓意,对人类有一些警示。

我们定了个目标,整个电影的美学风格是比较现实主义的。因为现在电脑特效五花八门、天花乱坠,已经没边了。我觉得这类电脑特效,观众在看的时候是没什么感情色彩的,它就是写了四个字:电脑特效。又炫又酷又难以想象,翻天覆地、法力无边。当然没问题,很好看。

但我觉得长城代表着民族精神,你把它变成一堆电脑特效好像有问题。所以我要求,所有电脑特效看起来要像拍出来的。饕餮不能奇形怪状,要像地球上的大型食肉类动物。

我们做了一个饕餮指南,就像美国人的僵尸指南,有很多限定、很多游戏规则。有规则才有故事。我们设计的饕餮有分工,有独特的传递方式,也有死穴,另外它非常聪明;它的速度多快、能力多强,这些东西都要设定。

做得像拍出来,特效难度是最高的。我们用了十五个月,请了最顶级的美国工业光魔和新西兰维塔工作室。一千五百多个镜头,我每个镜头最少看十遍,最多可能三十遍到五十遍。反反复复,把自己都飞成终身白金卡了。

南方周末:“美国英雄”马特·达蒙是怎么选上的?

张艺谋:他是我选的。我很喜欢马特·达蒙的表演,他的形象气质特别符合这个人物,表演很内敛、很低调,只行动,很少说话。很酷很男人,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帅哥。我以前也找过他,所以这次等于是美梦成真。

南方周末:景甜与马特·达蒙对戏,据说她经过了“严格的好莱坞试镜程序”,那是怎样的一个程序?

张艺谋:是个很科学的程序。反复试镜,反复训练。她花了近一年,先去美国练英文和健身,每天四小时英文课,四小时锻炼。她还要打,而且不是正常打法,戏里叫飞速塔,从很高速的地方跳出去,又危险,又辛苦。

我和美方考验了她几次,她进步非常快,才定下来。二十多岁的中国女演员要用英文表演,选择也不多。

南方周末:为什么没有像你之前的电影那样起用新人?

张艺谋:美方了解我这个习惯,但觉得有可能会浪费一些时间,如果用新人,可能要把时间花费在培养和教学上,他们不想用这个电影做一个学校,这样太冒险。天天都是像水一样流出去的钱,投资巨大。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Tags:长城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