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模仿是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

新浪科技王菊芳09-18 14:06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在接受采访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在接受采访

近日,围绕今日头条的版权争议又有了新进展。国家版权局方面表示,经调查确认,今日头条传播的部分内容构成侵权。但与此同时,版权局也对今日头条所属公司——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在调查过程中的“积极整改”予以充分肯定,称“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与数月前多家纸媒与传统门户网站群起“讨伐”局面不同的是,这一次,只有为数不多的媒体站出来对今日头条表示了不满。

在当下这个媒体变革时代,当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挑战旧有格局时,喝彩有之,争议也必然有之。而身处这场版权风波中心的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经历当初的不解、甚至委屈,随后的紧急公关应对,并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后,如今的回应已比较淡然。即便是一些竞争对手纷纷“复制”今日头条最为核心的个性化推荐模式,他也表示不太介意。

“版权争议被媒体放大”

年仅31岁的张一鸣,缔造了互联网业界的又一个神话。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可根据用户兴趣对资讯进行智能推荐的今日头条客户端,用户已过亿,估值高达5亿美元。与此同时,自身不生产内容、只做信息聚合与分发的今日头条模式,在受到许多用户追捧的同时,也在业界备受争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一鸣仍然对今日头条被业界许多人称为新闻的“搬运工”感到委屈,因为在他看来,基于大数据运算的信息分发远非“搬运”那么简单。他还认为,发端于今年6月的版权争议,实际上是被媒体放大了。事实是,今日头条迄今尚无一起败诉记录。

不过,对于今日头条来说,版权纷争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让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张一鸣透露,在那之后,公司要求所有的合作协议都必须是盖章的正式合同,之前可能就是一封邮件。而且,今日头条的合作伙伴也在增加,目前已超过2000家,其中包括300多家传统媒体。

近日,针对今日头条的版权争议,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网上访谈中表示,经调查确认,权利人投诉的部分新闻作品及相关图片均由该网站存储和传播,而非链接跳转方式,构成了侵权。不过,他同时指出,在调查过程中,字节跳动公司迅速删除了所有侵权作品,并主动全面与媒体洽谈使用作品的版权采购事宜。“我想强调的是,处罚是手段,规范才是目的。对新兴网络服务企业,我们要在规范其经营行为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其健康有序发展。”

看来,国家版权局在认定今日头条存在部分侵权事实的同时,也释放出了规范和支持新兴网络服务企业发展的信号。针对版权局的表态,张一鸣在回复记者的微信中说:“阎局长在访谈中不是说要鼓励健康发展么?”

不怕被模仿:我们有技术和理念优势

就在今日头条引发版权争议的同时,其在国内率先推出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却有成为行业“标配”之势。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像百度搜狐等的新闻客户端也已经融入了“推荐”的功能。张一鸣认为,目前一些主流客户端的推荐功能,实际上是在“复制”或者说“模仿”今日头条的模式。不过,他对此并不介意,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本身就是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

在他看来,不仅国内一些客户端在模仿今日头条的模式,甚至国外一些热门的资讯类客户端也是今日头条的跟随者,比如日本的SmartNews和印度的Newshunt,前者今年8月刚刚成功融资3600万美元。他指出,虽然在今日头条之前,国外已经有一些基于推荐引擎技术的应用产品,如GetGlue和Zite,但它们因为做得还不够好,有的已经被收购。

既然个性化推荐已非今日头条的独家优势,它的成功神话能否延续?张一鸣显得颇有信心。他强调说,在推荐技术上,今日头条已经比对手领先了一大段。虽然目前推荐的精准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在过去半年中,已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未来技术条件和媒体环境条件下的信息分发,以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模式,今日头条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张一鸣还指出,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多条业务线,因此在发展推荐引擎技术时会比较“纠结”,而今日头条则没有历史负担,也因此能够最坚持“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一理念。今后,今日头条在产品上还会不断去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会围绕一个核心:帮助用户更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让“早知道就好了”的遗憾越来越少。平台商与内容商分成是大趋势

早在今年6月深陷版权争议之前,张一鸣在受访时就曾表示,今日头条“不想与传统媒体为敌”,正在探寻与内容商进行商业合作的可能性。而版权争议显然加快了这种商业合作的步伐。不久前,今日头条已率先试行与少数媒体进行广告分成。

今日头条的做法会否被同行中的大佬给打压下去?张一鸣坦承,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没有,因为大公司往往不喜欢新玩家,不喜欢新的模式,担心现存体系会被搞得“鸡犬不宁”。但他认为,平台商与内容商收益分成的模式应该会流行开来,因为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实际上,视频网站YouTube早已在这么做。该网站本身不生产视频,用户自行将视频传上去,双方进行广告收益分成。

在张一鸣看来,内容商与平台商分工合作的格局,未来会自然形成。当然,这种格局也不是绝对的,像CNTV、湖南卫视和一些大的报业集团,已经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平台。不过,有人也许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媒体都适合去做平台。

就在传统媒体普遍患上“焦虑症”之际,张一鸣描绘的上述愿景,目前似乎已初现端倪。之前,百度百家已经在与作者分成,而腾讯的开放平台、新浪微博等也推出了与自媒体作者广告分成的计划。搜狐总编辑吴晨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搜狐目前还只是在以购买版权或支付稿费的方式来获取原创内容,但未来可能也会像今日头条一样,与媒体进行收益分成。

垂直领域APP仍有很大空间

目前,移动端资讯平台同质化竞争现象依然很严重。张一鸣认为,该领域还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集中和分化。一方面,平台型APP已经在减少。由于基于全网的海量抓取与推荐技术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今后千万用户级的平台型APP已较难出现;另一方面,目前平台型的APP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分化,像今日头条可能更偏向于平台方向,还有的可能会在内容上有所侧重,比如更注重现场和突发事件的报道。

与此同时,垂直类资讯客户端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在获取信息时可能会以一两个平台型的为主,几个专业型的为辅。比如,财经类资讯重度用户可能会下载财新网APP,对股票感兴趣的可能会去下载大智慧APP,对足球感兴趣的则可能会下载懂球帝APP。

“像造纸术一样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

成立两年多来,今日头条经过了迅猛的发展,公司规模从当初的2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60多人。谈及今日头条的未来,张一鸣说,他对企业的期望并不是规模,也不在乎今日头条未来的市值是几亿、几十亿或几百亿美元,他在乎的是满足用户对资讯的个性化需求。只要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达到了他创立这家公司的目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张一鸣的野心还不够大。在今日头条不久前发布的校园招聘视频广告中,他对那些潜在的员工许下如此愿景:“我希望今日头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海外,在北美在欧洲,也能够获取海量的用户”。而他的一位下属则说,“我们希望有一天头条能够像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