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市场“零补贴” 司机不抢单乘客抱怨

大洋网-广州日报薛松08-13 11:01

打车补贴大战目前彻底熄火。从本周起,快的、滴滴两大打车APP不再对司机进行“每单补贴”,零补贴后的打车市场沉寂不少,司机抢单量骤降令不少乘客抱怨。

据统计,半年多时间内,滴滴和快的两方总共烧了数十亿元。

乘客感叹

打车APP很难叫到车

一个月前,滴滴、快的同时将司机端补贴降为2元/单,而滴滴对乘客端的补贴也大幅缩水,仅靠红包维系,而在上周连红包补贴也取消了。

零补贴之后的打车市场沉寂了许多,有不少用户抱怨说,现在很难叫到车,有时候打车软件通知了1000多辆车,却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应答的出租车。

司机们也普遍表示因为不划算而不愿应答或者干脆关闭了软件。广州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接了单就要空车去接客人,路上多烧油不说,有时候还要等客人几分钟,没有补贴后并不划算,最多愿意在空闲时期接个长距离的预约单。

打车业务

进入瓶颈期需多布局

不久前,交通部对打车软件出台了管理办法,要求打车APP纳入统一监管平台。专家赵占领说,新规对打车软件有好有坏,比如取消了终端软件由企业直接向司机发放的规定。该规定实施后,打车软件企业将失去对司机资源的控制,人为改变了市场资源的分配方式,对打车软件企业影响非常大。

目前,打车软件也在寻求进入新的领域,滴滴和快的近期同时宣布将进军商务租车市场。而滴滴打车还宣布,前高盛(亚洲)集团执行董事柳青日前已加盟滴滴打车,将出任首席运营官(COO)一职,这些举措意味着打车APP不再仅仅限于火拼出租车市场。

易观一位分析师说,随着半年客源争夺战,打车软件的打车业务进入瓶颈期,市场开发空间缩减,盈利效果不佳。它们需要布局相关市场如商务车市场领域,但记者发现,相关细节滴滴并未公布。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随着以神州租车、易到租车为代表的在线租车企业对市场的培养及教育,不仅满足了中高端人群的租车出行需求,更普及和提高了用户对在线租车市场的认知程度。

数据显示,2014年第2季度中国在线租车市场规模达39.8亿元,环比增长22.5%。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