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非科技李东旻:自动驾驶技术进入生态时代,中国路径领先全球

电科技袁创02-08 10:37

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的新能源汽车向全世界“科普”了自动驾驶概念,虽然目前量产车实装的系统大多停留在L3级别以下,其在技术与法律上也还有种种待完善之处,但这股冲向未来的热浪已经滚滚而来。

时间来到2021年,自动驾驶行业频频获得资本青睐。滴滴自动驾驶获得IDG资本领投的3亿美元融资,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拿到了微软等投资者的20亿美元新增股权投资。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已无可争辩的成为了AI时代的圣母峰,引得苹果、华为等一大批巨头公司跑步入场。

一如其它行业,全球目前在自动驾驶方向上也分为中美两条路径。单车智能方面,以谷歌Waymo为代表的美国公司保持持续领先,但在前景更为广阔的车路协同上,国内主推的C-V2X标准却获得了行业主流的广泛认可,一大批围绕于此的中国公司就此驶向了自动驾驶的高速公路。

在这条川流不息的自动驾驶大道上,作为国内少数专注于产业的AI技术创新型公司,觉非科技以“道路数字化”为核心搭建了数据服务平台,同时为产业的不同层面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以“数据融合与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成为了车路协同领域中最为知名的智能数据运营商。而随着觉非科技与产业各方的进一步深化合作,结合软硬一体化边缘部署,觉非科技的车路协同方案也已在多地区实现了技术落地。觉非科技逐渐在行业中跃居领跑地位,为自动驾驶的中国路径树立起一块“觉非”样板。

图片1.png

 

自动驾驶的中国路径

 

自动驾驶技术未来越来越清晰,但是从行业不同参与者的发展路线来看,中美两国企业各自主导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

一是以单车算力提升为核心的单车智能硬件模式,以美国硅谷为主导,例如谷歌Waymo;另一条路线则是中国主导智能网联路径,通过车路协同V2X的形式,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出行提供规模化落地。

相比之下,单车智能主要依靠传感器实现以上功能。弊端就是会造成传感器的大量堆砌,推高单车成本,另外单车感知时常会因为前车遮挡或道路凹陷凸起等原因形成视觉盲区,埋下安全隐患。

在目前基础建设缺失,产业参与者各自为战的背景下,单车智能似乎显示出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占据着自动驾驶在人们心中的认知。

但是长远来看,利用基站与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人、车、路之间的协同感应,为汽车提供无限视野的车路协同技术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智能汽车造价,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更是打开智慧城市未来愿景的一把现实的钥匙。

2017年,国务院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示范推广车路协同技术”;

2020年,11个国家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开展5G-V2X标准研制及研发验证,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市场迅速发起对政策的诸多响应。在2018年至2020年间,伴随着5G技术的落地,国内车路协同技术建设发展迅猛,再加上车联网芯片及路侧传感器技术的问世,车路协同的硬件基础逐渐成型,管道建设初步完成。

“但是管道中要输送什么,车路协同是在协同什么?”,觉非科技CEO李东旻有一个关于市场与技术的终极追问,“市面上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图片2.png 图:觉非科技CEO李东旻

也正是从这个追问开始,觉非科技从创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在了车路协同数据服务商的位置上。

李东旻表示:“很少有初创公司在创业之初先定下自己不做什么,但是我们就是决定,不做硬件,不做汽车控制,专注于处理源源不断产生的动、静态数据,用数据引擎驱动车路协同技术的落地”。

觉非科技的目标是面向整个智能出行产业打造出一个数据引擎, 一方面通过高精度数字化能力对运营场景进行赋能,另一方面通过车端及路端传感器数据与高精地图的时空同步与融合,提供可靠、精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效保证自动驾驶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像中科院院士张钹所言,未来的人工智能都将走上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的结合。

图片3.png 

觉非科技的数据引擎进入市场后,解决了自动驾驶产业的很多痛点。比如在不完全依赖激光雷达感知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在亚毫秒之间的同步,弥补了单车智能模式的一些天然不足。而不参与硬件生产,不与单车智能方向的主机厂进行正面竞争,又让觉非科技得以与传感器厂商、主机厂、电信服务商产生了广泛且有深度合作的前置可能。

李东旻将发展早期的车路协同行业比作安卓系统,面对野蛮生长、缺乏标准化的行业,就连激光雷达是机械式还是固定式都还没有定论之时,秉持开放合作信条的的觉非科技,反而会比倾向于创造“全家桶”形式的封闭行业巨头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觉非科技生态圈

作为行业里几乎唯一的专注于数据引擎化、服务化的车路协同数据服务商,觉非科技甫一出世即获得了空前广泛的市场合作机会。

从头部商用主机厂宇通客车,到芯片巨头英伟达、寒武纪,再到交通口硬件厂商海康、大华等车路协同行业深度参与者,都与觉非科技开展了合作。

其中最重量级的合作伙伴当属中国移动。

谈到与中国移动的合作,李东旻表示:“车路云与5G之间的需求是双向的。车路协同对延迟要求极高,从路侧传感器数据捕获,到边缘数据运算,再传输到汽车接收端,整体用时不能超过100毫秒,留给网络延迟的量至多只有10毫秒,这一目标只有在5G网络下才能实现,而反过来看,万亿级投资的5G网络也需要车路协同作为其技术落地的重要使用场景。”

图片4.png

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们都嗅探到了这一风口。

美国电信运营商AT&T早早就与爱尔兰IDA公司及都柏林议会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合作;美国Verizon也提前布局投资了自动驾驶公司Renovo。

而比运营商更先知先觉的是觉非科技。早在自动驾驶概念尚未风靡之时,觉非科技就大胆预测,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需要觉非的技术,觉非也需要它们提供的市场机会。

李东旻表示,在中国移动尚未对外公布RTK相关项目时,觉非科技就主动找到了中国移动,送上了关于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相关材料。

基于对市场的良好预判,2019年10月份,经过反复技术攻关,觉非科技用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效果实现了中国移动东海大桥示范区项目的严格要求。

当然,在项目通过验收的同时,觉非也彻底赢得了中国移动的信任。“觉非科技在东海大桥项目系统界面的照片,出现在了中国移动此后所有高精度定位的展示场景,”李东旻说。

经此一役,觉非科技以中国移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以及核心创始成员的身份受邀加入中国移动精准定位“纵横计划”,共同开展5G环境下的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 

图:中国移动5G自动驾驶峰会中展示觉非科技高精度融合定位解决方案图:中国移动5G自动驾驶峰会中展示觉非科技高精度融合定位解决方案

此外,在“软件定义汽车”成为业界共识的当下,致力于成为智能数据服务运营商的觉非科技坚持自身软件战略,积极与头部主机厂、Tier1供应商展开商业合作,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等产业伙伴以联盟形式共同加速智能化时代的自动驾驶步伐。

去年,觉非科技与宇通客车合作推出了自动驾驶公交在河南郑州正式上线,乘客只需要1元钱即可以在18个站点间体验L4级别的自动驾驶,吸引了大量好奇的市民。

通过智能驾驶“数据引擎”平台,觉非科技为宇通客车提供了自动驾驶AR融合系统,支持多源数据的融合渲染,可对包括车辆、行人、交通标识、红绿灯状态等多种行驶场景下的周边环境进行表达,以可视化的方式,让用户体验自动驾驶技术。据悉,这是行业内首次通过软件能力实现了用户安全体验的提升,展现出了车路协同在“中国路径”语境下的更多可能性。

觉非科技李东旻:自动驾驶技术进入生态时代,中国路径领先全球

同时,在对车路协同技术展开了更多产业实践之后,觉非科技将目光放在了商用车市场。“相比日常乘用车,港口、矿场等商业场景的运输车辆拥有更高的使用频率,经济账也更好算”,李东旻表示,“觉非能够依靠车路协同为合作伙伴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下, 较差的工况环境有可能导致单车传感器设备失灵,导致危险状况的发生。而觉非科技则可以利用路侧激光雷达和相机等传感器,结合激光点云、图像和高精地图数据,实现车辆的实时感知识别、跟踪,实时输出语义化、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再配合5G高速信号传输,从而达到为这些商业场景下的车辆提供高精度、低时延的环境感知与定位导航。

 

觉非的车路协同之路

 

作为一家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初创公司,觉非科技不但从堪称修罗场的自动驾驶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更以一个行业里前所未见的“数据服务运营商”身份奠定起了一呼百应的江湖地位。其呼吁与倡导的开放平台及产业联盟生态也收到了一众巨头的积极响应,寒武纪、千寻等行业领头羊亦将觉非视为战略级生态合作伙伴。

觉非科技为什么能够在自动驾驶业内获得如此之高的声望?

电科技认为,原因有两点:

1、觉非科技有开放包容的理念以及足够高耸的技术护城河;

2、觉非科技描绘的行业未来获得了产业合作者的高度认可。

觉非科技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其高耸护城河却并非是为了数据上的霸权,而在于其在探索行业未知中所得出的种种Know How。在高大上的各种技术名词之外,觉非科技对于车路协同行业的理解与投入为行业劈开了一条不断向上的荆棘山路。

例如,针对行业此前各自为战,缺乏标准化的现状,觉非科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不同规格的传感器和数据进行适配,让不同线束的激光雷达、不同分辨率的相机数据都能够被英伟达、寒武纪等芯片厂商识别,从而帮助它们获得进入车路协同网络的能力。

 

再例如,觉非科技对浩如烟海、时刻增长的路侧、车端数据进行分析、理解与学习,在大家阅读这篇文章时,这些数据仍在无时无刻的流入数据库,被人工智能转化为可以落地的数据,成为整个车路云行业“数据引擎”的一部分。

图(左起):觉非科技CEO李东旻、觉非科技创始人刘斌 图(左起):觉非科技CEO李东旻、觉非科技创始人刘斌

所谓Know How,即是从知晓原理到POC技术验证,再到细节处的打通,这是一个漫长的技术验证过程,是一个后发者难有优势的领域。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在最近的讲话中也指出,“人工智能中除了算法、算力,更重要是Know How。Know How在行业里、在企业手里,是他们数十年的摸索积累与千万次验证,反复建模,留下的理论与经验结晶”。

对此,李东旻坦言,觉非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主要就是Know How,在这条护城河面前,“觉非科技的所有竞争者,都变成了潜在的客户”,“因为很多厂商在迈过了POC验证阶段,步入规模化的时候就会发现,直接使用觉非科技的数据运营服务竟然是风险最低,最合理的选项。”李东旻说,“因为AI公司运营成本极高,企业赔不起,甚至在时间上都陪跑不起”。

除了出类拔萃的产品力,觉非科技还在着眼于利用车路协同技术颠覆传统汽车出行行业的可能性。

李东旻认为,在过去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中,交通与出行行业虽然被称为修罗场,却没有出现过垄断现象,没有出现网络效应下的赢者通吃局面,“主要是因为过去的行业参与者仍然在以硬件生产的思维在参与行业的基础建设。”

而在觉非科技这样的数据整合服务商引导下,网络思维在全行业贯通后,未来路侧传感器基础建设将得到极大的效率提升,车路协同体系将为行业带来指数级的效益增长。

图:觉非科技智能网联解决方案落地现场 图:觉非科技智能网联解决方案落地现场

国家为何倡导车路协同,甚至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交通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已越来越有限。

与传统单车智能高企的自身成本不同,车路协同在基础建设完成之后不但能够大幅降低新车智能化的边际成本,还能让中国得以充分利用其基建能力,实现在智能出行领域对欧美国家的大幅度领先。

觉非科技就曾经展示过旗下“超感”技术,一辆未经改装的普通车辆在使用一部手机连接到汽车CAN总线之后,就能感知到这两汽车与道路的所有交互,实现L2.5级别的自动驾驶。另据李东旻透露,一款成本低到可能改变路侧激光传感器部署的产品,已经经过POC验证,即将上市,并且已经有客户拿下了大笔的订单。

如同李东旻所说,未来的5G-V2X车路协同开放生态就像是安卓系统,中国的汽车可以用相对低廉的硬件成本实现高精度、高安全性、高鲁棒性的自动驾驶,“与此受益的将不止是中国的汽车行业,一切与交通、运输有关行业的都将因暴降的投产比被颠覆。”

图:觉非科技智慧交通融合感知解决方案图:觉非科技智慧交通融合感知解决方案

当然,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展望未来之余,如何在当下走好车路协同的每一步更加重要。

如今稳坐行业第一梯队的觉非科技始终对产业发展秉持着积极的态度。在与中国移动等行业重量级盟友合作时,觉非科技愿意将自己的数据能量与服务,以软件服务的形式集成于伙伴的平台中,为合作伙伴源源不绝地赋能,做他们坚实的左膀右臂。

图片10.png 

 图片11.png图:觉非科技员工现场技术调试

科技发展的速度一日千里,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概念不但受到消费者、投资者的认可,也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切实鼓励。作为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觉非科技能够在巨头林立的车路协同行业站稳脚跟,甚至与巨头翩翩共舞,不但因为其早早把握住了行业发展的脉搏,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更是源于其在PPT横行的业界,始终坚持务实精神,以卓越的技术能力获得了合作伙伴们的高度认可。

关于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觉非科技和它的合作伙伴们正在一路向前。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