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与Mac OS实现完美融合?iPad OS成苹果再次迈向大一统的前奏

电科技邸天宇06-05 12:07

苹果WWDC开发者大会如期而至,相信每一个拥有苹果设备的用户都能能在WWDC上收获些许惊喜,比如iOS 13终于支持黑暗模式、Apple Watch 3拥有了独立的App Store、Mac OS上也将Apple Music单独拆分了出来……

当然了,既然叫做开发者大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此次大会窥探到苹果未来的进化方向。

在WWDC19上,苹果终于让师出同门的iPad与iPhone“分道扬镳”,将iPad的系统命名为iPad OS。

此外,苹果还宣布继续深耕Marzipan计划,也就是此次大会提出的Project Catalyst计划,该计划意在帮助开发者将iOS应用程序带到Mac上。简单来说,开发者们将来可以仅开发一套应用,既可以在iPhone、iPad上通过手指触控使用,也可以在Mac上通过键鼠操作。

ios 13

纵观苹果近几年的动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是想让iOS系统和Mac OS系统实现一个完美的融合。

iPad OS和Mac OS的暧昧

早在2015年,苹果发布了全新的iPad Pro,该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入了Apple Pencil(触控笔)和Smart Keyboard(实体键盘),终于,iPad不再是一款“玩具”,而是被苹果赋予了生产力。

紧接着2017年,在iOS 11中,苹果又为iPad带来了大量更新,其中之一就是加入了全新的Dock栏设计,在之前类似手机化的iPad系统中,Dock栏最多仅能固定6个应用,而在iOS 11中,iPad底部的Dock栏最多可以固定11个应用,在体验上非常接近macOS的Dock栏。

ipados
 
此外,iPad版的iOS 11还吸取了macOS灵活处理多任务的优点,加入了多窗口任务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当前任务中添加一个悬浮的多任务,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iOS 11中见到了苹果一直在移动端没有加入的“文件”软件,至于这个软件有什么作用,我们随后就可以见到。

到了今年,苹果干脆让iPad的系统和iPhone的系统分开,推出独立的iPadOS系统,并且让Safari浏览器支持电脑网页排版,同时Safari浏览器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文件——文件就存在了两年前推出的“文件”软件中(记得iPad刚加入“文件”功能时,众多网友都在喷该功能毫无用处,殊不知,苹果早在未来的展品规划中为其留好了位置)。

粗的来看,让iPad的系统和iPhone的系统分开会让苹果的系统更加碎片化,但是苹果要的正是这样的结果——如果让iPad死守和iPhone相同的iOS系统,那么就发挥不出iPad大屏的优势反而大大放缓统一化的进程。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虽然iPad的系统单独命名了,但是其底层逻辑、软件生态仍和iOS一致,因此也不会带来应用的碎片化。

除了让iOS效仿macOS,苹果也让Mac OS早早地继承iOS的优良传统。 早在2011年,OS X 10.7就带来了在移动端设备极其成功的App Store软件商店——这也为日后平台融合提供了基础,并且从这个版本开始,macOS的软件也可以像iOS的软件一样全屏运行了。

第二年,OS X 10.8学习iOS设备,强化了iCloud的云服务,让苹果家族套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此外,OS X 10.8还放弃了Mac上采用多年的iChat沟通工具,转而使用iOS上更具前景的“iMessage”。

2013年推出的OS X 10.10则是在设计语言上学习之前的iOS 7,加入了更多的磨玻璃特效。

纵览iOS和macOS进化的历史不难发现,苹果似乎一直有意让这两个系统愈发贴近,事实上,不止苹果,另外两位大佬也想做类似的事情。

微软、谷歌的大一统之路

早在2012年的时候,微软推出了有别于Windows Phone 7,和Windows 8W具备相同Windows NT内核的Windows Phone 8系统,并给开发者画了一个与苹果在WWDC上画的类似的“大饼”——未来Windows上的应用可以直接打通,采用Windows系统的手机和PC可以无缝衔接。

win 10
 
两年之后,微软又推出了Windows 10操作系统,这一次微软更是直接宣布Windows 10将会是之后将不会再有Windows的大版本出现,未来将一直在Windows 10上迭代更新,此外,Windows 10也将是微软“最统一的平台”,不论是PC、手机还是VR设备乃至物联网都会融入此系统。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微软在手机系统上一直处于劣势,并没有培养出足够的用户为其买单,随着Windows 10 Mobile步入历史的尘埃,微软的“万物一统”理论终究成了一纸空谈。

与微软正好相反,谷歌虽然在移动端操作系统占尽优势,但是在PC端却没有根基。 2016年8月,谷歌另辟蹊径推出了Fuchsia 跨设备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融合了Android和ChromeOS。可以因为硬件的不同,为用户呈现两种不同的界面。

fuchsia
 
相信大家从现在的设备也可以发现,谷歌的Fuchsia系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这主要是因为Android系统本身太过于强悍,而Chrome设备存在感有太低,自然不能支持Fuchsia系统的发展。

大一统是为下一个平台做准备

坦率地讲,现阶段这些巨头的行动无非是想让手指在触控屏上的点按适应鼠标点击操作,让鼠标的点击去适应手机的触控逻辑。

但是我们已经见到了不止一种这个设备——比如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其硬件支持触控,并且所搭载的Windows系统也专门为触控做了优化,但是就目前来看,专业生产力的密集按钮并不适合胡萝卜一样粗的手指去点按。

这个道理,在Mac上也讲的通,并且由于Mac只支持固定的屏幕,并没有在硬件上创新,实际操作起来对比Surface Pro系列只会更加困难。

既然我们都清楚这个道理,那么为什么巨头们依然疯了似的想要在所有设备上实现“万物统一”呢?

hololens
 
其实,早在2015年,微软就给了我们答案,这一年,微软推出了全新的头戴式增强现实装置微软Hololens,当我们戴上这款设备后,我们只需手臂划一划、点一点即可操纵Hololens——没错,这正是以往手指触控和鼠标点击的操作逻辑。

这个道理十分类似物理学上的基本作用力,当我们处在三维空间的时候,四种基本作用力是单独分开的,但是当我们引入更高的维度,这四种基本作用力竟然可以形成统一——到了三维空间,二维空间内手指的滑动和鼠标的点按竟然奇迹般的融合在了一起。

而苹果也早就开始积极布局AR领域,早在2017年,苹果就已经申请了关于AR设备的专利。

与此同时,苹果也在积极备战AR生态,2017年的WWDC上,随着iOS 11而来的还有ARKit开发工具,可以让开发者为iOS设备开发AR应用。此外,随后两年推出的新款iPhone也开始支持AR应用或者AR游戏。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苹果一直致力于推动iOS和macOS融合,正是想要为AR平台打下夯实的基础,并且另一边,苹果也想要通过iOS强大的生态实力,为未来的AR产品带来繁荣的软件生态。

至于让老旧的iOS和macOS设备运行相同的软件,让鼠标适应触控,让触控覆盖鼠标,则属于捎带脚完成的事。

熟悉苹果的朋友们的知道,苹果自古以来并不缺少革新的勇气,从麦金塔电脑到iPod,从iPod到iPhone,苹果一直敢于在上一个平台繁荣的档口,押宝下一个计算平台,并屡屡收获成功。

让我们想的再深一点,我们为什么需要屏幕?为什么需要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视屏幕等等种类繁多的屏幕?

要知道,我们可是生活在三维世界中的生物,为什么每天盯着二维的屏幕看个不停的?

头号玩家
 
如果让我们的眼睛通过VR设备直接去获取屏幕,整个事情将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就像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里展示的一样,我们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也许在未来,手机、电视、电脑…….所有这些现在看起来无比重要的屏幕都将被VR设备收入囊中。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